新闻中心 /News
bandao体育海口持续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强深度拓广度升温度
半岛sports2024年海口市职业技能竞赛——“工会杯”制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场,参赛人员在消毒员竞赛区比拼。 记者 康登淋 摄
“母婴护理、家务服务、养老护理……在工会‘大学校’里,既能学技能,还能考证书,帮助学员快速上岗实现就业。”近日,参加完海口市总工会举办的初级家务服务员技能培训班,42岁的黄金娇感叹道。
近年来,海口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合力建强竞赛促动、创新驱动、培训拉动等平台,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持续推动职工素质教育强深度、拓广度、升温度,为职工打造一个个“加油站”,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加海口市工人文化宫2024年职工夜校公益培训的职工在学习形体瑜伽。记者 康登淋 摄
6月27日,母婴护理员黄良丽正在业主家为婴儿进行喂食、洗澡、按摩等一系列服务。“我如今的稳定工作,得益于参加了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让我成为一名持证上岗的母婴护理员,为生活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曾参加过市总工会母婴护理员技能培训班的学员黄良丽告诉记者,该公益培训不但免学费,而且门槛低、效率高、可考证,帮助其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
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职业发展,学习和提升技能都至关重要。今年,市总工会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2024年服务职工群众10件实事”,将发展所缺与职工所需结合,开展“工会送技能培训促就业”活动,计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次。
6月21日上午,一场“理论+实践”的初级家政服务员(家务服务员)职业技能认定考试在海口市现代家政职业培训学校进行。此次考试的考生,正是市总工会初级家务服务员技能培训班的50名学员。
“在为期13天的培训中,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涵盖基础知识、烹制膳食、清洁家居等内容,让参训学员准确掌握家政服务技能。”市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该校副校长范永安介绍,培训结束后,该校将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提供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去年,该校开设5个市总工会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培训300人,就业率近60%。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不断加强职工技能人才队伍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我市各级工会组织以困难职工(含家庭成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就业群体为重点,开展初级、中级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以及专项职业能力技能培训,涵盖家政服务员、电工、快递员、互联网营销等培训项目,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使更多职工(农民工)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为推动以赛促练,我市今年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数字经济,采取‘职业培训+技能竞赛’的模式,计划在12个行业领域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涵盖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工种(项目)22项,是历届覆盖行业最广、竞赛工种最多、参赛职工最多的一次比赛。”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3年来,我市已陆续举办22场市级劳动技能竞赛,吸引了近4000名选手角逐赛场,引领带动20余万职工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优秀的技能人才。
在海口职工夜校课堂上,职工跟随授课老师学习“非遗”——掐丝珐琅技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记者 康登淋 摄
“文昌鸡是有名的琼菜之一,原来的‘卤水煮鸡’可能会存在嘌呤高的问题,因此我们将其改良为‘隔水蒸鸡’,这种做法吃起来更健康。”6月25日中午,在海口荷泰酒店的后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海工匠”等称号的李学深正在指导学徒改良后的文昌鸡烹饪方法。
今年61岁的李学深已在琼菜领域深耕40年,直到现在他仍每年坚持创新、钻研几道菜。“要带出一个优秀的大厨需要很长时间,这也让我意识到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性。”李学深说,近年来,他与省内技能院校合作授课,并成立李学深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培训我市职工、农民工超3000人次。
“他对于琼菜有着独到的见解,时常教导我们在创新中坚持保留琼菜的精髓,将‘匠心’融入创作。”师从李学深已有25年的符祥喜如今已成为该酒店厨师长,同样坚持将自身多年所学传授给20多名学徒。
此外,邹鸿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形式,抢救、修复海南黄花梨遗产器物近500件;曹献平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带头人作用,创新研发全国首个“照片信息式证照”的智能化集成制证设备及技术……近年来,海口已在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教育科研等领域创建近30家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将其作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产业工人的“新平台”。
“去年以来,我们为海口技师学院增挂‘海口工匠学院’校牌,并组织符合高层次人才标准或是本单位高技能人才的人员组成海口工匠学院讲师团,深入企业和学校开展培训。”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建设2至3家海口工匠学院,并依托工匠学院资源优势,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行动,分类分批实施职工学历和技能提升培训。与此同时,分类打造10家具有海口产业特色的市级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支持鼓励劳模工匠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在海口荷泰酒店的后厨,李学深(右)指导学徒改良后的文昌鸡烹饪方法。记者 康登淋 摄
新时代的椰城工人,应如何充实“8小时”之外的时间?如何为我市经济文化发展充电赋能?“职工夜校”给出了明确答案——白天上班,晚上学艺。
今年6月初,海口市工人文化宫2024年职工夜校公益培训开启报名,吸引不少职工报名参加。王丽萍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几年前一次偶然接触,让她对形体瑜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月20日傍晚,报名掐丝珐琅课程的王丽萍提前来到文化宫参观,被丰富多彩的公益夜校课堂所吸引。“美甲美睫、彩妆盘发、声乐绘画……这么多的培训课程全免费,我都想一一尝试。”王丽萍说,“职工夜校”的出现,让她在繁忙工作之余,找到了充实下班时间的全新方式,让她的业余生活更丰富了。
市工人文化宫文宣部负责人吴霞介绍,为了满足广大“上班族”的学习需求,我市依托工人文化宫、职工活动中心等职工阵地,通过早中晚不同时间段、不同项目的兴趣培训,设置晨光活力营、午间充电坊、夜幕课堂,课程内容涵盖技能提升、素养提升、兴趣培养等近20项,满足不同年龄段职工的兴趣需求,实现职工培训项目的全覆盖。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展34个科目120个班的职工素质公益培训,覆盖职工群众超万人次。
“如今,工会‘大学校’已经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加油站’,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一线职工立足岗位,提高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正逐渐壮大。”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建立资源集成、形式多样、贴近职工、务实有效的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模式,打造示范品牌,搭建阵地平台,持续优化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职工职业技能水平。
6月21日,海南家美乐家庭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学员在参与家政服。 记者 石中华 摄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我市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引导职工队伍营造积极工作、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职工素质、凝聚职工力量,积极建设好、运用好人才“蓄水池”。
创新“大学校”培训育人载体。要增强职工素质提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职工需求,切实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培训、劳动和技能竞赛等活动,把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品牌做实、做精。
发挥“大学校”工匠引领作用。职工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积极发挥工匠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宣讲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创新创业人才、工匠等典型的成长成才案例,树立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同时,积极建设工匠学院、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以“师带徒”充分发挥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等方面的功能,培养造就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